2.院校:特色化教学和职业化教学。某农科院校应该突出自身的特色教学。某院校可以多培养农业、园林园艺、烟草、茶叶等翻译方向的人才,充分利用本校的特色专业为MTI教育提供丰富的、具有学科特色的实践机会,把各个学位点建设成特色鲜明的学位点,也就使各培养点的MTI学生既具有共性,又具有各自的特色,从而满足社会对各种翻译人才的需求。
院校需要加强职业化教学。某农科院校所开设的翻译职业内容的课程几乎没有。文军和穆雷建议,学校可以开设如翻译项目的管理、译者需要的设备、网络资源的利用、译文的修订与编辑、译者的职业组织与机构等方面的MTI课程。事先让学生了解将来的职业要求,学生就能有针对性地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职业技能。同时,院校在就业指导中心的基础上可以添设实习指导中心,适时指导MTI学生有质量的实习。另外,院校在建立校内实习基地时,需从硬件设施和实习方式方面进行建设。硬件设施方面,适时引进先进的翻译软件,建立翻译实训平台,以翻译工作坊的形式提供实训平台。另外,实习方式多样化。一方面利用校内资源,与我校国际合作交流处或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合作,共同接待和服务相关会议,并翻译和校对相关材料;另一方面聘请翻译公司的业务人员通过讲座和参观方式使学生掌握翻译公司的业务操作流程、规范和标准,并在校内举行大型的模拟翻译实训。
在校内实行双导师制,即由学校教师和有实际工作经验、研究水平的资深译员共同指导教学。实行双导师制可以让有实战经验的译员借助自身经历指导学生。注重师资的发展和持续。组织教师参加社会翻译实践活动,鼓励教师提高自身翻译实践水平。另外,还可以聘请国外知名专家前来讲学,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模式和理念。
3.学生:积极配合。打铁还需自身硬。在实习过程中,学生是主体,MTI学生需要加强自身修炼。鼓励MTI学生求得双学位。学生除了选修本专业课程外,也应该选修其他专业课程,毕竟语言只是工具,要想做好翻译必须跨领域,扩大知识宽度,同时也需要钻研某领域,强化知识深度。另外,鼓励学生参加翻译大赛和翻译考证。通过比赛和考试,强化学生的基础知识。奖项和证书也可以助力学生获得优质的实习机会,形成双赢局面。
4.企业:共建直至双赢。企业通过进入学校开办培训会、举行创业比赛等为学生提供咨询服务,带领学生参观企业,架起院校、企业和学生之间一座沟通的桥梁,加强学生实习的进程。此外,企业还给学生提供带薪实习的机会,提升学生的能力。在实习过程中,企业也可以考察学生是否可以录用,也省去了企业在招聘培训新员工上的成本,可谓一举两得。
系统规范的管理体制是实习得以顺利进行的组织和保证,也是实习基地建设的主要任务。校企需共同制定实习成绩考核机制,并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细化和更新,以保证适应社会的变化和需求。
四、结语
MTI实习基地是培养职业化、实用性、高层次翻译人才的根本保证。实习基地建设又是为了保证和提高学生的翻译从业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建立合理有效的实习基地需要教育部门的宏观调控,院校本土特色化教育,学生的积极配合及校企共建四方的联合,同时以市场为导向,立足本校特色,共同创建高效、专业的实习基地。
[1]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总体方案[Z].2010,(49).
[2]夏梅花.农业院校翻译专业硕士(MTI)教学实习现状调查与思考[J].疯狂英语(理论版),2018,(2).
文章来源:《企业文明》 网址: http://www.qywmzz.cn/qikandaodu/2021/0728/1688.html
上一篇:企业英文网站翻译策略研究
下一篇:高职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合作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