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模式与商务口译课程改革探索一项基于企业实习(4)

来源:企业文明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2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第二,确定教育过程的成果(即学生经过卓越计划培养后应展示他们基本掌握的知识和技能)。预设成果如下: 经过校企联合培养,学生应进一步夯实基

第二,确定教育过程的成果(即学生经过卓越计划培养后应展示他们基本掌握的知识和技能)。预设成果如下:

经过校企联合培养,学生应进一步夯实基础口译各项技能(思维能力、信息听取与传达的能力),提升跨文化敏感度、跨文化交际能力、心理素质、职业素养等,对商业运作、语言服务、团队协作有具体的感知,明确自身长短、潜力及未来的职业目标。这些能力和技巧大都可以被运用在口译以外的其他工作中。

通过企业实习及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提升职业化口译能力及素养,熟悉并胜任各类商务场合的口译工作,如:陪同、企业参观、产品介绍、商务旅行考察谈判、商务礼仪致辞、宴会、展会口译等。口译能力是译员能力的核心组成部分,译员能力不仅仅局限于口译能力,它还包括从事口译工作所具备的职业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8]。刘和平认为职业能力还包括工具资料的使用及职业道德。

第三,健全企业实习的过程及结果管理;应加强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的沟通与协作;保持与学生的沟通,做好学生自我管理的工作。

第四,检视实习效果,联合培养单位对课程培养体系进行调整修订。

3.3 形式与内容

课改的重点是遵循由简至难的原则进行企业实践的内容设置,由课堂讲授的单一课程发展为企业学校联合授课的灵活授课体系。

表1 口译能力要素及校企分工授课模式?

为配合卓越工程师项目计划,《商务口译》课程应当根据卓越班具体实习实践情况,建立完整有效、机动灵活的课程体系,以及企业导师授课与校内导师授课相结合的方法。

3.4 评估方式

商务口译课程考核为形成性评估模式,将采取明达公司培训结束后的口笔试成绩、实习报告与课程考核相结合、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考核相结合的形式,兼顾口译资格证书获取、口译比赛获奖等。

表2 商务口译课程评估分项表?

4 设想及总结

我国职业教育实行学位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双证”制度。根据相关调查,80%的外语专业学生有获得职业证书的动机[9]。我校在时机成熟之际,可开展“课证一体”的教学设计。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具有实际意义。在深化与明达公司合作的基础上,可进一步寻找合适的企业。

本校交际口译卓越工程师试点项目以实践为导向,进行了以学生为中心,企业需求为主导的课程改革。然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具有很大的挑战性。交际口译方向卓越工程师计划尚处于探索起步阶段,不具备工科相对成熟的专业培养体系。此外,在高校“重科研,轻教学”的大环境下,实施OBE非一日之功,但值得尝试。交际口译方向处于试点阶段,尚未正式开立,本研究只就商务口译课程的构建及专业培养体系的优化规划了一个蓝图,部分课程的大纲和具体教学计划还有待创建或更新;部分课程学分计算还有待进一步评估。校企间合作、基础口译课程群与商务口译课程之间的衔接也有待在实践中调整修正。

[1]仲伟合.专业口译教学的原则与方法[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18(3):5-7.

[2]杨蔚.与口译职业化相衔接的口译课程教学体系探索[J].科教文汇,2013:101-103.

[3]SPADY,William for results:the basis of authentic restructuring and reform[J].Educational Leadership 46,2.(October 1988):4-8.

[4]任文.MTI口译方向专业实习探索[J].中国翻译,2012(2):46-51.

[5]潘珺,孙志祥,王红华.口译的职业化与职业化发展—上海及江苏地区口译现状调查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9,32(6):81-85.

[6]张莹,柴明颍,姚锦清.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实习模块的设计[J].东方翻译2011(5):14-17.

[7]杨承淑.口译教学研究: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

[8]王斌华“.口译能力评估”和“译员能力评估”— —口译的客观评估模式初探[J].外语界,2007(3):44-50.

[9]谭云杰.外语学习的证书动机及相应的教学策略[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2001(4):69-71.

文章来源:《企业文明》 网址: http://www.qywmzz.cn/qikandaodu/2021/0728/1690.html

上一篇:高职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合作实践研究
下一篇:企业外宣文本汉英翻译研究

企业文明投稿 | 企业文明编辑部| 企业文明版面费 | 企业文明论文发表 | 企业文明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企业文明》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